使用精油前应当了解的那些事

  • 2025-10-30 13:56
  • 作者:李发松
  • 来源:中国医药报

  近年来,精油类产品市场需求增长迅猛,一方面是因为植物成分热度持续走高,另一方面是消费者对气味疗愈、精神享受等方面的需求日益提升。有不少人想要体验精油类产品,但是因为缺乏对这类产品的了解,不敢去尝试。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精油的相关知识。


植物提取芳香物质


  精油是从植物的花、叶、茎、根或果实中,通过蒸馏法、压榨法、溶剂萃取法等方法提炼萃取的挥发性芳香物质。不过,并不是所有植物都能被提取出精油,只有那些有香脂腺的植物才可能产出精油。含香脂腺的植物受到外界刺激时,香脂腺会分泌芳香物质,用于抵御敌人或向周围植物传递信息。不同植物的香脂腺分布位置不同,有的在花瓣上,有的则在叶子、根茎或树干上。


  精油的挥发性强、流动性高,具有亲脂性,能快速穿透皮肤角质层,作用于肌肤深层组织。


  与此同时,精油自带天然香气,在护肤过程中可以提升护肤体验。具体而言,精油中的挥发性物质,可由鼻腔黏膜组织吸收,将讯息直接送到脑部,通过大脑的边缘系统,起到舒缓情绪、放松身心的作用。


  通常来说,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包括醇类(单萜烯醇、倍半单萜烯醇)、酚类、烯类、醛类、酯类、酮类、酸类、苯甲醚类、烃类等小分子物质。这些成分共同赋予了精油多种多样的特性,使得精油在芳香疗法、化妆品、食品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作用功效各不相同


  精油按照不同的来源,可分为花香类(玫瑰精油、薰衣草精油等)、叶片类(茶树精油、薄荷精油等)、根类(人参精油、姜精油等)、青草类(香茅精油、马鞭草精油等)、木质类(檀香精油、沉香精油等)等种类。


  一种精油可能会由50~500种不同的分子结合而成。这使得每种植物精油都具有特殊性,也因此对人体有不同的作用。例如,一些精油能够促进皮肤新陈代谢;一些精油可以舒缓身心等。按照常见的用途,精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舒缓放松类


  薰衣草精油:可以使人镇静放松,能缓解压力、焦虑和失眠,还能舒缓肌肉疼痛,有平衡皮肤油脂的作用。


  洋甘菊精油:能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对皮肤有舒缓作用。


  提神醒脑类


  薄荷精油:能提神醒脑,缓解疲劳和头痛,但使用高浓度的产品可能会刺激皮肤和黏膜。


  迷迭香精油:能提神醒脑,促进头发生长,缓解肌肉疼痛。


  抗菌消炎类


  茶树精油:对皮肤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有助于缓解痤疮等皮肤问题。


  马鞭草精油:能缓解肌肉和关节疼痛,还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对皮肤有平衡油脂的作用。


  活血化瘀类


  姜精油: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疼痛和肌肉酸痛。


  肉桂精油:能促进血液循环,暖胃助消化。


  情绪调节类


  甜橙精油:能缓解压力和焦虑,使人心情愉悦。


  檀香精油:能稳定情绪,促进睡眠,还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对皮肤有滋润保湿的作用。


  在化妆品中,精油的应用十分广泛,常出现在洁面乳、精华油、面霜、身体乳等化妆品的配方中。例如,洋甘菊精油常出现在有舒缓修护效果的化妆品中,用于减轻皮肤泛红、干痒;茶树精油常出现在祛痘化妆品中,起到调节皮肤油脂分泌、祛痘等作用;玫瑰精油常出现在美白、抗皱化妆品的配方中,起到预防和淡化色素沉淀、抗氧化等作用。除了发挥功效作用,精油在化妆品中还经常被用作调香剂,提供芳香的气味,提升护肤体验。


合理使用确保安全


  使用精油时,需留意以下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与效果。


  由于精油成分复杂、分子量小,容易被人体吸收或促进其他成分吸收,建议在使用含精油的化妆品前先进行皮肤测试,尤其是易过敏人群。进行皮肤测试时,可以先将化妆品在手肘内侧或耳后少量使用,24小时内多次观察,没有出现过敏现象,才可以继续使用。纯精油的浓度很高,不能直接使用,应按照使用说明稀释后再涂抹于皮肤,避免引起皮肤刺激和过敏。


  有些精油中含有会引起光敏反应的成分,比如含有呋喃香豆素的柑橘类精油。这类精油接触紫外线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色素沉着、皮肤炎症反应等,甚至引发皮肤疾病。因此,最好不要将含有光敏性成分的精油用于会接触到紫外线的身体部位。


  此外,哺乳期、经期女性一般不建议使用精油。孕妇、婴幼儿和有特定健康问题的人群在使用精油前应先向专业人士咨询。


  延伸阅读


精油的提取工艺


  精油的常用提取工艺包括蒸馏法、压榨法、溶剂萃取法、吸附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不同特性的植物和精油适合不同的提取方法。


  蒸馏法 将植物材料放入蒸馏器中,加热,使水蒸气通过植物材料,将芳香物质带出,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成液体,最后进行油水分离,得到精油。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芳香植物,如薰衣草、迷迭香等。


  压榨法 通过机械压力将植物细胞中的精油压榨出来。将植物材料压碎,使细胞中的油囊破裂,释放出精油-水乳液,然后通过离心等方法分离,得到精油。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从柑橘类水果的果皮中提取精油,如橙子、柠檬、葡萄柚等。


  溶剂萃取法 将植物材料浸入有机溶剂(如己烷、乙醇、苯等)中,使芳香物质溶解,然后通过蒸馏等方法除去溶剂,得到浓缩的精油。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易受损、含油量低且提取难度较大的植物,如玫瑰等。


  吸附法 利用油脂能吸附植物花朵中精油的能力,将精油从植物中提取出来。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从一些花卉中提取精油,如茉莉、晚香玉等。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等流体对植物精油有特殊的溶解性。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将植物中的精油成分提取出来,再通过调整温度和压力使精油从流体中析出。这种方法适用于多种植物精油的提取,尤其适合提取含有热敏性成分的精油。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