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一控糖”到“多病共管” 增强防控意识是关键

  • 2025-11-17 10:05
  • 作者:董笑非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董笑非)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作为糖尿病患病总人数超过1.4亿的国家,随着老龄化逐步深入,我国糖尿病与其他疾病的共病问题也日益严峻。


  “临床中糖尿病患者‘多病共存’的现象比较常见。比如糖尿病患者不慎罹患了带状疱疹之后,血糖也会随之波动,疾病情况更加复杂。”近日,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郭立新在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指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家行动办公室提供专业支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发起的“糖疹联防,稳住血糖”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科普活动上,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享:“高血压、血脂异常与糖尿病共存,会加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等。而在感染性疾病方面,相比于一般人群,糖尿病患者患各种感染的风险均在增加,长病程、代谢异常、控制不理想的患者风险会更高。”


  作为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多病共存”现象的背后,暗藏着复杂的发病关联。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皮肤科主任崔勇提醒:“长期受疾病影响,糖尿病患者免疫力水平较低,一旦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趁虚而入,便会诱发带状疱疹。另外,高龄人群、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以及免疫功能缺陷或受抑制的人群,也是带状疱疹的高风险群体,应特别注意做好主动防护。”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刘波涛也表示,一旦糖尿病患者叠加带状疱疹,疼痛的持续时间更长、严重程度更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也会增加,还会继发皮肤的细菌感染。这也可能会让糖尿病患者陷入多种疾病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更凸显了多病联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面对“多病共存”的严峻挑战,郭立新建议:“内分泌科不仅要聚焦于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更要在日常诊疗中主动评估患者的感染风险,关注其疫苗接种状况,提醒其重视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同时,还需加强与皮肤科、感染科、疼痛科、疾控部门及基层医疗机构的协同协作,推动感染预防融入糖尿病管理的全流程。”

(责任编辑:宋莉)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