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应重视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作用

  • 作者:徐亚静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5-10-13 09:46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日前在厦门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00多名儿科专家“厦门论道”,针对“儿童健康安全问题”展开专业商讨、交流。多位专家在主论坛及卫星会上表示,应重视发挥中医中药在儿童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申昆玲教授在会上介绍了有关中国儿童健康状况的报告。报告中提出,随着经济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儿童数量增长很快,0~6岁的儿童超过1亿人,1~14岁的有2.22亿,18岁以下有3亿,而且人口增长呈加速趋势:近年新生儿每年有2000万,5岁以下新生儿病死率2015年的数字相比1990年降低了2/3。申昆玲认为,现阶段的儿童健康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我国儿童病死率与5岁下儿童死亡率仍然比较高;高的剖宫产的比率和越来越高的早产率所带来的新生儿健康问题等。

  “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决。”申昆玲建议,我国儿童健康重点工作应聚焦在儿科服务能力建设教育、培训和学术研究、建立公共的医疗预防系统、降低边远地区产妇及新生儿病死率、边远地区营养推进计划,以及更好的药物推广这几个方面。

  在谈到我国儿童用药种类和剂型相对缺乏的问题时,与会专家认为,应重视我国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方面积累的理论经验、临床经验,加强对传统经方、验方的研究。国药集团中国中药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中药企业应广泛深入地开展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推动中医药的标准化与国际化,提高儿童合理用药水平,最终维护儿童的健康。

  上海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兼风湿免疫学组组长沈朝斌教授在会上介绍了他的团队进行的“玉屏风颗粒MicroRNA谱特质基础研究及临床免疫调节作用”的最新成果。玉屏风散是“抵御风邪、扶正固表”中药经典名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三药合用可以补气虚,固表虚,抵御风邪侵袭,提高身体抵抗力。为适合儿童应用,中国中药公司基于玉屏风散古方,开发出了服用更加方便的玉屏风颗粒。现代研究表明,玉屏风颗粒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抵抗力、抑制变态反应,减少呼吸道感染、稳定期COPD、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等疾病反复发作。

  沈朝斌介绍,他所领导的科研团队首次从基因学说出发,完整解析玉屏风颗粒的MicroRNA谱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玉屏风颗粒含有大量的可被人体吸收的MicroRNA,具有特定的通过MicroRNA调节细胞免疫的作用。玉屏风颗粒之所以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抗病毒、抗变态反应等功效的物质基础有以下几方面:免疫调节作用(Th1/Th2/Th17细胞和DC)、抗炎症因子的作用、疾病表观遗传学的表达改变作用、抗病毒的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沈朝斌指出,研究发现玉屏风颗粒“极有可能是一种口服的基因疗法”,其对变态反应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有其可能的物质基础,玉屏风颗粒应具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