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心脏微循环 保护心脏功能

  • 2019-04-22 10:58
  • 作者:张文
  • 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

  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率逐年提升,死亡率逐渐下降。一般来说,介入手术,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急性心肌梗死恢复缺血组织供血供氧的最有效方式,挽救了很多心梗患者的生命。通常认为,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血管再通了,心脏冠状动脉闭塞也就得到了治疗。但是,闭塞血管的再通未必能实现真正的实际组织血流恢复灌注。心脏血管闭塞后,心脏冠脉微循环障碍会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心血管疾病病死率提高。因此,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完整性,以及心脏组织得到充分的血流灌注,才是心脏病治疗成功的真正标准。新近研究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微循环障碍与心脏血管无复流、慢复流、冠脉痉挛、心肌顿抑、冠脉微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有关。

  

  近年来,中医药学者在此领域也做了大量系统的研究,临床获益明显。中医药治疗心肌梗死为多靶点、多途径的综合干预,并且具有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可以预防和延缓心梗后心衰。《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推荐心肌梗死后伴有心功能不全、心衰患者,气虚血瘀患者,可以使用芪参益气滴丸。服用芪参益气滴丸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心脏功能,改善气短乏力、胸闷胸痛等症状,且安全性好,与西药共同使用安全有效。

  

  天士力公司的芪参益气滴丸是由黄芪、丹参、三七、降香油经科学配伍,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精制而成的现代中药滴丸剂型。经国内外上百篇文献证实,该品具有改善心脏微循环,保护心脏功能的治疗效果。芪参益气滴丸重用黄芪,取其大补元气,能提高心肺功能,改善患者气短、乏力、胸痛、胸闷等多种临床症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增加心肌收缩力等。黄芪、丹参、三七均为上品中药,药食同源,安全性高,适合长期使用,也可以和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心脏疾病,提高疗效。芪参益气滴丸作为益气活血中药的代表药物,已经收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心梗、慢性心功能不全等疾病。

  

  据悉,冠心病、心肌梗死已经成为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占心衰发病原因的40%~60%。三分之一的急性心衰患者曾发生过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心衰的患者大多处于高危状态,早期死亡率及长期预后较无心衰患者明显更严重。《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显示,到2030年,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将大幅增加,其中7500万人属于心肌梗死,这为心力衰竭的发生提供了更大的人群基础。所以,心力衰竭的患者会越来越多。心梗后有多重因素参与导致发生心力衰竭,如心肌细胞肥大、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纤维化、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炎症因子大量释放等。

  

  如何预防或延缓心梗后心衰的发作?一方面,要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生活方式干预,戒烟等;控制高血压、血脂异常也可延缓心衰发作。另一方面,要及早开通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预防或减轻心衰的发生。积极有效的纠正缺血是心梗后心衰的预防前提与根本,阻断或延缓心肌重塑是预防心梗后心衰的重要环节。主要措施有使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