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化妆品检查员】陈晰:用匠心精神对待检查工作
约访陈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频繁的检查任务、密集的出差安排、与审评机构的工作交流……她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当当,原定的采访时间也不得不一再调整。
陈晰是国家药监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以下简称核查中心)检查六处的化妆品检查员。面对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她只是云淡风轻地表示自己的工作“很普通、很平凡”。
2017年,28岁的陈晰考入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国际核查处,承担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学术研究管理等工作。2018年,陈晰所在处室的工作重心转向化妆品检查领域。在陈晰看来,检查工作直接关系到公众用药用械用妆安全,无论药品、医疗器械还是化妆品,每一次检查工作都需要用匠心对待。
炼就检查的“火眼金睛”
在我国,特殊化妆品上市前必须完成严格的注册审批。根据相关规定,技术审评机构在注册技术审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通知审核查验机构开展现场核查。陈晰多次接到这样的现场核查任务。她坦言,绝大多数企业都会积极配合检查,但偶尔也会遇到有企业想“蒙混过关”的情况。因此,检查员必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
在陈晰参加的一次特殊化妆品上市前现场核查中,虽然企业向检查组提供的试制样品生产记录清晰完整,但检查组并没有止步于书面材料,而是深入生产一线,对原料称量到产品灌装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了细致核查。在核实了企业所有称量设备后,检查组发现这些设备的精度远不足以达到生产记录所载明的投料精度要求——这表明,企业提供的生产记录中原料投料数据“有猫腻”。
与此同时,生产车间门口一台不起眼的打卡机,引起了陈晰的注意:既然投料数据存在问题,那生产人员和时间呢?
陈晰调出打卡机的记录与企业提供的生产记录逐天比对,果然发现了问题:打卡记录中一位在凌晨刚刚打卡下班、早上无打卡记录的工作人员,生产记录却显示其在早上进行了投料操作。除单个生产批次外,检查组还横向比对了多个批次记录,发现该企业存在同一台生产设备使用时间重叠的情况。显然,该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与注册申报材料存在出入。最终,此次现场核查结果被上报至技术审评机构进行相应处理。
从2020年核查中心开展化妆品注册核查试点工作以来,陈晰已经组织和参与了对化妆品受托生产企业、委托检验机构等单位,或化妆品新原料注册人、备案人的核查30余次,涉及20余个化妆品品种。
打磨专业的“金刚钻”
2019年11月,陈晰被聘任为首批国家化妆品检查员。对她而言,这不仅仅是一纸聘书,更是一份责任,一个新的起点。“化妆品行业迭代非常快,新原料、新剂型、新业态不断涌现,法规政策和技术要求也在持续更新。只有不断学习,持续提升专业能力,才能保持对行业的敏感度,跟上行业的发展步伐。”她表示。
为了提升专业能力、紧跟行业动态,陈晰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一方面,她密切关注化妆品法律法规的更新、技术规范的发布、化妆品抽检及不良反应监测的通报,积极参与各相关部门开展的审评咨询会、研讨会等,学习最新的技术动态。“多与国家药监局其他直属单位交流,能够帮助我们站在监管全链条的视角去理解和开展检查工作,整体把握检查尺度。”陈晰说。另一方面,她还把目光投向省级监管一线的实践。“省级药监局离企业最近,是政策法规落地的最前沿。”陈晰解释道,“了解他们怎么做,才能知道哪些政策执行得顺畅,哪些遇到阻力,哪些是共性难题,哪些地方又在尝试创新……”这些鲜活的经验,都成为她扩充专业知识的源头活水。
此外,陈晰所在的检查六处还经常组织内部学习研讨。每当出台化妆品监管相关的新法规,全处便集中开展学习,逐条研读、“吃透”每一款条文;在内部经验分享会上,每位检查员还会分享交流各自调研和检查中的实践案例,一些成熟的经验和共识会逐步转化为标准化工作流程,用以指导日常工作。“通过集体学习和分享,我们能够弥补个人学习的局限性,开阔视野,在交流中凝聚智慧、共同进步。”陈晰说。
近年来,随着化妆品行业监管需求的不断加大,国家对检查员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检查员培养教育工作也是陈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与同事共同组织全国化妆品检查员培训,邀请经验丰富的检查员分享交流经验。除了理论讲授,培训还安排检查员深入企业开展实训,在真实场景中打磨实操能力。此外,她和同事们还积极支持省级培训工作,将核查中心检查体系的建设经验及检查工作技巧分享给更多化妆品检查工作相关人员,助力检查员队伍整体水平提升。
筑牢监管体系的“承重墙”
随着《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落地,我国化妆品监管逐步迈入制度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身处一线的检查员,能接触到最前沿的生产技术,深入了解企业实际情况。这些来自一线的鲜活的实践经验,正是完善监管体系的宝贵资源。”陈晰这样理解检查员的职责——既是监管制度的执行者,也是体系建设的参与者。
2021年,在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监管司组织牵头下,核查中心与部分省级药监局、检查机构等单位共同承担了国家药监局相关研究项目子课题“化妆品检查技术支撑体系构建研究”的研究工作。
为了全面了解行业和监管体系现状,课题组下足了功夫:发放问卷、书面调研、开专题座谈会、找资深专家访谈、检索国内外文献……光是检查员调研问卷,课题组就发放并收回了800多份。
“整理这些问卷数据和访谈记录,令我收获颇丰。”陈晰回忆道,“我不仅进一步了解了全国化妆品检查工作机制和检查机构建设现状,也更加明确了开展相关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基于扎实的一手资料,陈晰和课题组其他成员系统梳理出当前检查体系存在的瓶颈问题,还提出了多项能落地、可操作的改进建议。这些凝结着众多检查员智慧的成果,最终为国家药监局的相关决策提供了参考,真正转化成了推动监管体系成熟的“实招”。
“我们现在做的事,是要把全国检查员的实践经验汇聚起来,形成更科学、更规范、更高效的监管机制。只有监管机制越来越完善,整个化妆品行业才能走得更稳、更远。”陈晰说。
采访结束后,陈晰又投入到了忙碌的工作中。“在化妆品检查这个领域,我要学、要做的还有很多。”她笑了笑说,“岗位虽然平凡,但责任一点也不轻。我会继续脚踏实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