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械知产观察|以FTO分析规避侵权风险

  • 2025-07-17 08:34
  • 作者:黄丽君 赵保忠 符仁怡
  • 来源:中国医药报

专利自由实施(FTO),也称为专利侵权风险分析或专利侵权检索,是指针对特定技术、产品或方法,系统检索和分析有效专利权利,评估其商业化实施是否会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过程。FTO分析有助于企业识别与规避专利侵权风险,指引技术开发方向。它是支撑产品顺利推向海外目标市场的关键依据,也可以作为“故意侵权”抗辩的关键证据,显著降低在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法域可能面临的高额惩罚性赔偿风险。


主要步骤


医疗器械出海开展FTO分析,主要包括五个步骤。


步骤一:明确目标产品范围,确定目标市场地域。


开展FTO分析前,企业应明确目标产品的型号、技术版本、预期用途及目标市场地域,以便明晰目标地域政策法规,有针对性地开展检索和侵权风险比对分析。


步骤二:拆解目标产品技术方案,明晰重点风险。


企业可按照硬件层、软件层、材料层等模块,对目标医疗器械进行技术拆解。其中,通用


成熟部件往往专利侵权风险较低,在平衡分析时间、部件专利密集度及预算的基础上,企业需重点关注自研率高、与竞品相似度高、技术竞争激烈、专利布局密集的部件。


步骤三:制定专利检索策略,开展多维度检索。


企业针对筛选后的技术方案,应进一步制定专利检索策略,在对检索要素充分扩展的基础上,针对美国专利数据及WI PO国际专利申请进行多维度检索。同时,通过构建有效结果测试集,进行检索结果的查全率量化评估,分析漏检文献原因,并进一步完善检索策略。


步骤四:比对验证侵权风险,输出FTO报告。


企业在剔除失效专利的基础上,根据侵权判定的“全面覆盖原则”“等同原则”,逐项比对目标技术方案与检索结果权利要求,依据专利侵权风险对相关专利进行高侵权风险、中侵权风险、低侵权风险划分。


步骤五:设计侵权风险专利应对策略。


针对FTO分析报告中提及的中/高侵权风险专利,企业可通过技术规避设计、提起无效请求、发起专利狙击、寻求专利许可/收购、延迟进入/更换目标市场等方式设计应对策略,从而有效降低目标产品的专利侵权风险。在产品上市后,企业还可建立针对目标市场的专利侵权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关注竞争对手在目标市场的专利布局变化、定期检索新公开/新授权的相关专利,及时预警新的专利侵权风险。


注意事项


FTO分析并非一劳永逸,其风险评估意见是基于检索完成日的检索结果作出的,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随着新申请公开、专利法律状态改变、专利数据库更新等的动态变化,风险评估意见需及时调整。因此,建议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商业决策的关键节点多次主动开展FTO分析,以最大程度规避侵权风险。


具体来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节点。一是在研发立项前或研发的早期阶段开展FTO分析,能够扫清技术路线上的专利障碍,识别可规避设计空间或需获取许可的关键专利,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在产品设计定型与量产准备阶段开展FTO分析,可确保最终定型的产品设计不存在专利侵犯风险,为大规模生产和市场投放提供法律保障;三是在产品进入新市场前,企业可通过FTO检索,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知识产权环境,提前识别潜在的专利侵权风险,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市场进入策略。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存在未公开专利申请或未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检索盲区、权利要求解释争议等情形,FTO报告并不能提供100%不侵权的法律保证。


此外,FTO分析报告作为证明企业已尽到勤勉义务的关键证据,建议企业选择独立第三方机构出具,并保留详细检索日志,以最大程度保证报告内容的客观性、可信度和法律效力,避免因利益冲突而无法作为企业“故意侵权”的最有利抗辩证据。


预期风险


未进行充分、及时的FTO检索,企业可能面临多维度风险。


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严格的今天,专利侵权诉讼案例层出不穷。对于企业来说,一旦被卷入专利侵权诉讼,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专利侵权诉讼以复杂、漫长、昂贵著称,即便企业最终胜诉或与对方达成和解,高昂的律师费和时间成本也会对企业构成巨大负担。而一旦专利侵权被认定成立,法院将会判令侵权方支付侵权赔偿金,赔偿金额通常涵盖权利人的损失或侵权人的获利。


若企业的产品被认定为专利侵权,法院还可颁发永久或临时禁令,禁止侵权产品的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或进口。如此一来,企业前期投入的研发、生产、营销等成本将全部付诸东流。这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品牌形象。


可以说,在高度依赖知识产权保护的全球竞争环境下,医疗器械出海的FTO分析是企业创新管理、风险控制与商业决策的生命线。它不仅是识别专利侵权“雷区”的探测仪,更是支撑研发方向、保障市场准入、护航投融资交易的战略工具。


(作者:环球律师事务所 黄丽君、赵保忠、符仁怡)


(责任编辑:刘鹤)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